平开门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平开门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艾德莱斯炫昆仑艾德莱斯21世纪最后的手工业

发布时间:2020-02-27 12:45:43 阅读: 来源:平开门厂家

纺织工人吾斯曼利塔正在使用手工织机拼织丝线。

天山网讯(特约记者记者古丽米娜依力哈木 黄杰敏摄影报道)清晨的吉亚乡十分爽人,没有城市的躁动,感觉弥漫在空气中的,全是绿色植物充满生命的味道。

和田市吉亚利人艾德莱斯手工丝绸厂门前,厂长肉孜麦麦提麦提吐地正忙着接待游客,每一天他都会这样站在厂子门口接待游客。走进那扇古香古色的木质大门,是分布在小道两侧的大片果园。工厂闻名内外的传统工艺展示区就在右侧的果树林背后。

50平方米小作坊VS 2000平方米工厂

47岁的肉孜麦麦提,从身为艾德莱斯工匠的父亲手中接过相传了5代的家族作坊时,只有20岁。 如今,当年那间不足50平方米的小作坊,已摇身变为和田地区最具规模,集销售区和旅游参观区为一体的私营企业。几乎每天,都有来自国内外各地的游客,在这间足有2000平方米的工厂,购买艾德莱斯绸,并了解传统艾德莱斯绸缎的完整工艺流程。肉孜麦麦提所在的吉亚乡,是和田地区艾德莱斯手工编织能手最为集中的一个乡镇。2007年12月,这里被评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并被誉为21世纪最后的手工业。

2000根丝线串起1块绸缎

最后这个词并不夸张,现在真正掌握传统艾德莱斯制作手艺的人确实不多了。 肉孜麦麦提告诉记者,现在的艾德莱斯制作工艺已经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在他工厂里,最核心的扎染和编织环节,全部是55岁以上的老师傅。 每一块纯手工的艾德莱斯绸缎诞生之前,都要经过煮沸蚕茧,抽丝、并丝、纺线、卷线和扎染等工艺。随后,才是纺织间的老师傅们大显身手的时候。在近70平方米的纺织间,记者看到了5位挂着白色络腮胡的老人。他们当中,最小的也有61岁了。 72岁的吾斯曼塔利,是土生土长的吉亚乡人。

你看孩子,你穿着的艾德莱斯,就是用这一根根丝线织出来的。每一块绸缎,最少要用掉2000根丝线。吾斯曼老人说,他手中的牛角梭子,要在丝线两端来回穿梭40次才能织出一厘米的绸缎。每天织7个小时,大约能织出3米左右的绸缎。

这样的老人,工厂每个环节都有一些,他们将一生都献给了那快彩色的丝绸,默默无闻地将自己仅有的手艺流传给他们的下一代。他们对于艾德莱斯的情谊,旁人是很难体会的。

这些老人,都是从七八岁起,跟着他们的父辈一点一点学习手艺。如今,这些老人与肉孜买买提一起坚守,把这手艺流传下去。

早期的艾德莱斯,蚕茧是农民自己养殖的,染料是从绿核桃皮、红柳花等天然植物中提取的。用包谷皮捆扎后就开始扎染上色。

70年代初期 ,兴起人工合成材料以及化学染剂对纯正的艾德莱斯丝绸带的品质和口碑来不小的冲击。肉孜麦麦提说,上等的手工艾德莱斯绸缎,贴着身子穿十年都不会褪色。染料多从可以入药的纯植物中提取,贴身穿着还能起到治疗祛湿、缓解失眠、肺结核、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功效。

艾德莱斯花纹已经超过了150多种

现在是最好的时代。 肉孜麦麦提说,他的家族培养过200多个学徒,他现在管理着平均收入在3000元左右的200多名工人。技艺扎实的工匠跟他齐心努力,从父辈沿袭下来的8种古老艾德莱斯花纹,现在已经超过了150多种。颜色,也从过去浓郁的几款,延伸出了素雅的大地色系。

赶上好时代的肉孜麦麦提并没有得意忘形,他通过延伸男士领带、箱包、围巾等产品,尝试让艾德莱斯走出和田,走出以少数民族为主的消费群,让艾德莱斯挂进更远国度的衣柜。

和田市吉亚乡吉亚丽人艾德莱斯手工丝绸厂门前,厂长肉孜麦麦提麦提吐地正忙着接听客户打来的电话。肉孜麦麦提麦提吐说,来这里参观、选购爱德莱斯绸的游客很多,下午又将接待一批游客。

缫丝女工苏多尔汉阿不都热合曼正在灶台上缫丝。

纺织女工卖吐尔孜买吐尔逊正在给清洗好的丝线染色。

韦光明医生

杨以宁医生

曹志光医生